8月19日,中國城鄉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國丹一行在濟南拜訪山東省海洋局,與山東省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東,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簡稱:天津海淡所)黨委書記趙楠等就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進行座談交流。山東省海洋局二級巡視員、副局長王仁堂,碧水源副董事長、總裁黃江龍參加。
胡國丹感謝山東省海洋局一直以來對中國城鄉的信任和支持,并介紹了中國城鄉的發展情況。他重點指出,在海水淡化領域,中國城鄉依托中交集團的傳統優勢和自身的膜法核心優勢,貫徹“五個一”發展思路,積極打造海水淡化“設計、投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優勢,已在魯投建營了以青島董家口一期、魯北一期為代表的海水淡化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表示,山東海水淡化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是全國海洋經濟產業發展的標兵省份,天津海淡所是國家級海水淡化領域科研機構和領軍單位,技術優勢顯著,合作空間巨大。中國城鄉愿與山東省海洋局、天津海淡所共同努力,深化在濃鹽水綜合利用、淡化海水“入園”、鹽堿地開發、產業聯盟共建、示范城市打造、“一帶一路”等領域的合作,為山東省海水淡化產業和海洋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張建東對胡國丹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山東海洋經濟發展情況。他指出,山東海域面積廣闊、海洋資源豐富,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關系著海洋強省的大局,承載著國家“先試先行、示范引領”的重要使命,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巨大。他表示,中國城鄉已在山東投建營了兩座海水淡化項目,在魯已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山東省海洋局愿與中國城鄉和天津海淡所一道,圍繞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建設、海水淡化產業園打造、鹽堿地開發、新能源產業結合、濃鹽水價值開發、產業聯盟聯合共建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推動海水淡化全產業鏈發展,共同助力山東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海洋強國戰略做出貢獻。
趙楠指出,天津海淡所致力于海水淡化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著力解決行業“卡脖子”難題。他表示,近年來,山東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迅速,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天津海淡所愿與山東省海洋局和中國城鄉一道,發揮各自優勢,加快推進海水淡化核心技術、材料、裝備的研究應用,共同打造海水淡化龍頭企業,助力山東省以及全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
山東省海洋局規劃經濟處處長褚民生,規劃經濟處二級調研員蘇慶猛,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院長康權等參加座談。
當日上午,胡國丹一行實地調研了碧水源濱州魯北海水淡化廠。在聽取相關情況匯報后,他要求,一要深刻認識,明確海水淡化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二要善于總結,做到標準化、系統化;三要規范管理,做到流程化、制度化;四要加強運營,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五要注重創新,做好技術應用;六要保證安全生產,做好安全運行和風險防范。
在魯期間,胡國丹會見了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天寶,雙方就加強海水淡化上下游產業深度合作和加快推進二期魯北海水淡化項目做了交流。
中國城鄉辦公室、市場開發部、科技信息部(城鄉水環境技術研發中心),碧水源相關負責人參加上述活動。
相關鏈接
魯北海水淡化項目位于山東省濱州市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由碧水源和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項目占地160畝,建設總規模為15萬噸/日,總投資約15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規模為5萬噸/日,投資超過5億元,采取BOO模式,采用“氣浮+超濾+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雙膜法技術,已于2021年12月正式供水運營。該項目實現了國產化海水淡化核心設備(膜組件與能量回收裝置)的大規模應用,對解決園區企業用水需求、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